客座專欄
另一種客莊敘事

文/陳佳琦

梁國龍是出生於1959年的楊梅客家人,早年投入攝影工作,師從阮義忠。曾為電影《阿嬰》(1990)、電影《第一次約會》(1988)擔任劇照攝影師。較為人知的作品是於1989年出版的攝影集《世紀之顏》。

 

梁國龍的百歲人瑞攝影計畫

對其人與《世紀之顏》的聽聞,來自近年檢索了一些80年代報紙副刊上的影像專欄,才略知一二。有關梁國龍的篇章,會出現在比如1988年3月《聯合報》繽紛版的「梁國龍訪百歲人瑞」數日圖文連載(阮義忠撰文),又或如1989年5月梁國龍親撰的「新銳攝影展──梁國龍客家莊速寫」系列登載。

 

台灣在1970年代興起了報導文學與報導攝影的風氣,正逢紙本媒體與報紙副刊的競逐,攝影也成為藝文版面重視的一部分。當時許多攝影家曾受邀於報章發表影像作品、搭配簡短文字,猶如圖像散文作家。張世倫曾在〈邁向一種散文攝影的可能想像〉一文中,指出在「紀實攝影」方興的1980年代,有一些不完全以新聞報導為目的攝影影像,兼具創作與紀錄性質,並以圖文方式呈現於報刊之中,對於這樣的作品,或許可以「散文攝影」的概念稍予框架,他同時也認為這是過去我們經常談論以《人間》雜誌為主軸的紀實攝影時、較少被關注到的面向,但卻可說是台灣攝影史的特殊現象[1]。這樣的看法,某種程度已經指出了,長期以來所謂的紀實攝影者,存在許多關於自我身分的摸索:他們既有傳統記者身分,但也有「攝影作家」的自我意識;既與社會脈動貼近,也想多貼近內在自省的層面。我認為,來自那樣一個年代的梁國龍,也有身處兩種身分之間的游移、兼容與摸索。

 

從這個一百歲人瑞的創作計畫可見,當時梁國龍的內心懷抱以攝影為時代造像、記錄生命、反映社會的志向,從肖像中的美學呈現與文字表達,也可窺見他的藝術才華、創作傾向,還有對庶民史的興趣。只不過,他在1989年短暫成為影像新銳之後,長期未提出個人創作計畫,甚至淡出文化圈。

 

投入楊梅老街的「護廟保山救樹」運動

1990年代後的梁國龍回到家鄉楊梅,過起育兒人生。直到1994年,一場發生在楊梅老街的「護廟保山救樹」運動(廟方要拆除開莊大廟錫福宮,並砍伐廟後伯公山的百年老樹),讓他奔走其中。當時,原本默默在老街上開設六十年的金淼照相館,保留了大量在地人於錫福宮和伯公山前留影的底片,梁國龍積極聯絡了金淼照相館創辦人吳金淼(1915-1984)之弟吳金榮,與他一起尋回老底片,重新曝光沖洗。金淼照相館後來更出頭帶領舉辦第一屆楊梅百年文藝季活動(1995),呼籲外界關注、也喚醒居民的在地意識。由梁國龍協助整理的這些老照片,後來編成《回首楊梅壢::吳金淼、吳金榮攝影集》一書,透過這本攝影集,不僅重建一個老攝影師與老相館的故事,也拼圖了攝影史一角,更見證了楊梅在地的歷史記憶[2]。這本攝影集也被黃翰荻評為「這些年來我所見到的國人出版的攝影集中,照片的選取、編排、印刷最佼佼其中的一部」[3]。

 

伴隨這場運動而衍生的影像保存行動,重新定義了吳金淼的歷史意義,但是對梁國龍個人的影響和意義是什麼?猶未可知。時間快速轉入下一世紀,2000年之後除了少數客家相關展覽或出版,偶有作品公開,有很長的一段時間,梁國龍沒有個展或正式發表。直到2022年,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為他舉辦「行板」個展[4],終於促成他再次發表影像作品。

 

展覽「行板」與攝影集《行板》攝影集

這個展覽展出他創作於2010-2014年間的「霄裡溪的客家人」系列,以及六幅以聲音劇場呈現的「看海的日子」。以「典型客莊生活」為主題,透過照片呈現包含地理、禮俗與產業等族群風采,具有邀請觀眾透過影像之美認識客家文化的企圖。

 

《行板》攝影集則收錄創作於2018-2021年間的「看海的日子」與「住有客家人的風景」兩系列,與展覽不重複,但同樣延續凝視客家生活的主題,不過在編排選圖上,可看出更多的美學思慮。

 
 


〈看海的日子〉攝影/梁國龍

 

 

 

繼1989年之後的漫長沉澱,梁國龍終於再次提出新作,且是近十年的作品。說明了即便多年未發表,但他始終沒有離開攝影,也可看見,自從自救行動之後,他對家鄉的情感與認同更加深刻,長期凝聚目光於此,客家聚落成為他的一切創作田野、來源與養分。

這兩個系列照片,有點像是從1970-80年代流傳下來的影像,在鄉土意識高漲而逐步走向解嚴的年代,許多攝影記者用雙腳走遍大城小鎮、記錄工業發展之下台灣鄉村的面貌。不過,一旦穿過這些寧靜,定睛細看,好像可聽見照片裡面傳來熟悉的聲音與躁動。那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漁港觀光、文化體驗活動、海岸遊客休閒打卡,或是莊內青年婚禮、殺豬慶典,以及眾人舉起智慧型手機拍照的一刻,讓人驚覺,這些看似很紀實年代的照片,其實皆攝於2010-2021年間。

「看海的日子」與「住有客家人的風景」,除了文化傳承的使命,也以詩意方式探索外在世界,展現了攝影者向內反芻之後的風景。首先,從梁國龍自己編輯的影像順序看來,內裡隱然有一條敘事的邏輯,但以意在言外的方式陳述,留下許多可供觀者想像的空間。
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〈看海的日子〉攝影/梁國龍

「看海的日子」開頭有一張停車場的空景照,是永安漁港一個巨大的地景裝置,這個實際上頗庸俗的彩色景觀,在梁國龍的鏡頭下猶如一隻踏在白色方格上的黑色大蜘蛛,暗示了地方的改變與非自然的介入,拉開系列序幕。

 

 

 
 


〈住有客家人的風景〉攝影/梁國龍

 

同樣,「住有客家人的風景」也以充滿畫意的田間風景為始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兩個系列的開頭與結尾皆以空景構成,有水墨般氤氳的沙洲海浪、田埂土堤,讓觀者的視線遊走其中。例如一幅拍攝守在遠方消失點上的燈塔,優雅地等待著觀者的視線從前方蜿蜒的浪花,去到視線的遠方。或有一張特別吸引我的,是構圖些微傾斜、但線條簡單的海天相映之景,天空有一朵雲在中間,帶來些許神祕氣質。

 

 

 

 
 

〈看海的日子〉攝影/梁國龍

 

在空景外,在作者所謂「有人的風景」中,經常捕捉了一些並不完全靜止、卻露餡的片刻。畫面中有時人們正專注著某些動作,釣魚、放鴿、撒網…….,意味未必明確,而有時動靜交錯,像是靜坐發呆老者與嬉戲的孩童…….。

對比靜止的風景,有人的景像,不知不覺有著動與靜的起落。當連續地閱讀這系列照片,便產生了節奏感。梁國龍用音樂術語「行板」為系列命名,意味攝影是其自身觀看與行走之實踐,也象徵作品中所帶有的音樂性與敘事感。同樣地,但對讀者而言,也彷彿可以感受到這份行走般的樂趣。

有詩意邏輯的客家影像

近年由於政府對客家事務的重視,許多單位積極保存客家老照片、整理攝影資料,早從1998年的《看見原鄉人》攝影選集,到2012年的「客莊生活影像故事」系列叢書、以及影像數位典藏計畫,中間還有很多客家影像集的編選、影像故事出版也推動。這不僅讓後人知道不論戰前戰後,各地都有客籍攝影者默默記錄家鄉風景,同時也成為攝影研究的重要積累。對比之下,許多像是硬頸攝影群的前輩攝影家們,他們的(或者說會被編輯選用的)照片經常著重在將對象物的清楚呈現之上,追求取景清晰與構圖規整,照片也常運用於民族誌與文化面向的詮釋、或見證族群特殊文化。

相形之下,梁國龍的影像語彙可能就不那樣傳統,也許這些照片並不抗拒知識的詮釋,但卻可能嘗試保留了多一點的曖昧與圖像美。作品內在的詩意邏輯,不以圖說和文字載明,可以透過觀者的眼睛與直覺去體察。或許,這也是另外的一種探問:客家人是什麼樣貌呢?因此,長期潛沉於寧靜客莊、相忘於江湖的攝影師梁國龍,懷揣著對身分認同的探問和對攝影本體的誠摯,帶來了這些平靜又充滿騷動的瞬間,可說不僅為客家的影像增添新頁,也為台灣的攝影創作提供了更多面向。

 

*本文原發表於《行板:梁國龍攝影集》(臺北:原點出版,2023),頁 108-110

[1]張世倫,〈邁向一種散文攝影的可能想像〉,《台灣攝影史形構考》(台北:影言社,2021),頁389-424

[2]這場護廟保山運動,相關記載可見:梁國龍、曾年有主編,《回首楊梅壢:吳金淼、吳金榮攝影集》(楊梅鎮:楊梅文化促進會,1995)。陳板,〈一級古蹟三十七歲! 楊梅老人、青年跨代聯手護廟保山救樹〉,《中國時報》(19941128日),34版。 彭啟原,〈擁抱故鄉的滋味如此甘美!第一屆楊梅百年文藝季緣起記實〉,《中國時報》(1995.06.09),34版。王葭,〈只因有夢未圓〉,《台灣光華雜誌》(1995.06 瀏覽網址:

https://www.taiwan-panorama.com/Articles/Details?Guid=12d81621-1b7c-4f97-9986-b792a365bd68。許芳菊,〈老廟老樹第二次微笑〉,《天下雜誌》159期(2012.06)。陳淑華,《台灣攝影家:吳金淼》(台北:台灣博物館,2018),頁104-105

[3]黃翰荻,〈孤島般的時代載具:吳金淼及其攝影作品〉,《台灣攝影隅照》(台北市:元尊文化,. 1998),頁65-72

[4]「位所:梁國龍—行板 個展」於20221115日至2023228日於苗栗臺灣客家文化館展出。

原文出處

漫遊藝術史

刊登網址: https://arthistorystrolls.com/2023/08/01/%e5%8f%a6%e4%b8%80%e7%a8%ae%e5%ae%a2%e8%8e%8a%e6%95%98%e4%ba%8b/

刊登日期:2023年8月1日

26 07 2024
搜尋
當期快訊